当前位置: 电机车 >> 电机车前景 >> 您知道高铁是用电机驱动的吗为什么列车不用
01「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均偏短
车用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内燃机,这是一种在机体内部气缸燃烧产生热能,通过机械结构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运行的基础是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转以推动曲轴运转,活塞与气缸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而且扭矩压榨越大磨损越严重。列车这种金属巨兽的总质量大的夸张,想要起步就得有超大的扭矩,所以使用柴油机也需要极限压榨动力;结果是气缸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异常的高,机油的润滑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磨损程度加大、密封件老化速度加快,结果必然是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非常短。然而电机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电机的结构非常简单,转化动力依靠电而不是热能;运行中没有夸张的高温和高压,定子和转子并不接触,而是悬浮状态即可输出动力。电机的使用寿命不是内燃机可比的,那么从用车成本的角度分析自然也会选择用电。重点:电机既然没有磨损问题,转速自然可以非常高;转速高则功率马力大,车辆才能有足够高的极速。其次列车的供电网的电压和电流都是非常夸张的,国内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单相2.5kv;高电压强电流可以给电机瞬间输出非常强的电流,在电机内部结构中形成的电磁场也会最强,磁极互斥是电机转化动力的方式,那么起步瞬间即可以超大电流形成超大扭矩,其爆发力也不是内燃机可比。所以总质量过大的交通工具都会选择电机驱动,列车顶部的电网是「驾控接触网」(供电网),车顶可以升起的叫做(充电弓);当受电弓搭上接触网即可获得电流,列车本身只有些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储能电池组,没有动力电池组,不过在普及阶段中的云轨是有动力电池组的,在电网断电后的车载电池组至少能让列车进站。02汽车的“电动化”初衷
列车等交通工具使用电驱,初衷当然有节能减排和控制运输成本;其实汽车更需要实现电动化,因为汽车单个终端的能耗虽然低,但架不住保有量逾破3亿。基数大耗油量其实也非常夸张,曾经粗略计算过每天的石油消耗量,标准大约为西湖库容的4~5倍;这要转化为电的话,可以说会是个天文数字。然而电能是可以再生的,通过水力、风力、潮汐、地热、光伏等清洁方式均可发电,核能和传统火电也要比汽车排放标准清洁太多,而且发电效率也不是内燃机可比;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均不可再生,所以减少常规能源消耗、转向可再生电能则是刚需,即便从碳排放与环境生态的角度分析也有刚需。综上所述,汽车电动化已经是各类交通工具中的最后一环,可以说已经有些起步过晚了;至于电驱之后的汽车体验也不用担心,用电驱的车辆只会让驾乘体验越来越好,这种没有振动的发动机没有噪音、没有高温的发动机会感觉更舒适,同时没有磨损问题的发动机(可忽略不计)也有超长的使用寿命,重点是不需要频繁的更换机油以增加用车成本。最后在了解一个冷知识吧,电机其实不需要变速器,只需要“减速器”;曾经研制过柴油机驱动的列车,但是因适用的变速器体积非常庞大(占用一节列车),而且柴油机扭矩太大很容易扭断传动轴。结果是试制车辆问题频繁而被淘汰,后期即便有些装备柴油机的列车,实际也是柴油机发电再使用电驱的增程式列车;不过增程技术只是在架空接触网技术没有成熟之前的过渡,就像是动力电池的成本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汽车也有增程式选项是一个道理,在电池成本下探之后、所有混动和增程车辆都会像淘汰柴电列车一样被淘汰了。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