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机车 >> 电机车市场 >> 丰田的算盘氢能源的风口与陷阱
不管是机遇还是噱头,智驾君希望氢能源产业吸取电动车初期的前车之鉴,氢能源相较于电动汽车除了同样易燃之外,还会发生爆炸事故,而相比充电电池汽车其核心技术依然牢牢被外商掌握,更为让人担心的是粗制滥造换取补贴的现象依然存在。
文丨AutoR智驾王硕奇
6月5日,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6家公司在京签署合营合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在中国普及氢燃料电池车,推动中国氢能社会发展。
新公司由各公司共同出资,总投资额50.19亿日元,预计于年内在北京正式成立。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开展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
美国当地时间6月8日,氢燃料重卡第一股Nikola在纳斯达克上市,以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7亿美元的募资,在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达到了%,市值达到了亿美元。
6月9日戴姆勒卡车成立燃料电池公司,将集团旗下所有燃料电池业务都转移到新公司。该公司将是戴姆勒和沃尔沃的合资公司,沃尔沃将注资加入,持公司一半股份。
戴姆勒和沃尔沃四月宣布将合作开发卡车氢燃料电池技术,预计在年后推出量产燃料电池卡车。
短短10天之内,国内和国外的相关企业相继把氢能源再一次推向媒体视线的焦点,表达对于氢能源的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者都不约而同的将氢能源落地为商用。
相对于电动技术路线的乘用车市场,商用车领域更有机会获得成功,打开局面,但事实上也意味着氢能源还拥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暂时不适宜乘用车市场。
中国的“氢”现状
从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开始从中央层面出台扶持充电桩和加氢站的布局;到“新基建”浪潮的来临,充电桩和加氢站的建设进一步提速;再到《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从法律层面确认氢能归属能源管理。
今年两会上,关于氢能的声音与去年相比少了一些。如果说去年两会代表委员主要呼吁的是加氢站建设,那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呼吁更多的则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相较于去年,代表们的建议变得也更加理性和保守。
可以说“氢”热点早就有,只是目前落地缓慢。
截至年年底,我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辆,建成加氢站超过50座,形成初创企业多家。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年将达到1万辆、年达到10万辆、年达到万辆。
落地缓慢的原因最重要的因素是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指出,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核心材料、关键部件、制造工艺和集成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但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的成熟度尚未达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层级,产品的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还依赖进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李永林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部分零部件技术和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关键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核心零部件还需要国产化。他建议,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研发机构及企业,集中力量实现核心材料、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打造自主化生态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条长,技术含量高,有必要对我国氢能产业链研发创新方面的短板进行梳理。”王凤英建议,通过政府引导和财政投入,超前部署,加大氢能相关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提升核心技术及集成能力,同时设立氢能与燃料电池国家重大专项并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表示,国家应从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更加重视氢能开发,系统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尽快跻身世界前列。建议国家重点确定2个~3个具有突出发展优势的国有或大型民营汽车制造厂家对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并扶持一批上下游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因此,代表们关于我国氢能源的发言可以总结为技术差、成本高、基础设施覆盖率低,当然智驾君认为还有代表们在会议中不适宜说的安全问题。
年6月10日,正当上海市嘉定区提出到年全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亿元目标刚刚发布,远在万里之外的挪威首都奥斯陆,一起加氢站起火爆炸的事故刚刚发生......
年6月10日,挪威首都加氢站发生着火爆炸,导致附近一辆非燃料电池车的安全气囊被激发,造成两名乘客震伤。
这是继年5月韩国江原道氢燃料储存罐爆炸、年6月初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储氢罐泄露爆炸之后,两个月之内发生的第三起加氢站和燃料电池领域的爆炸事故。
而在今年4月7日,美国北卡州朗维尤一家氢燃料工厂发生爆炸引发海外媒体的广泛报道,这次加氢站爆炸事故直接导致附近60处房屋受损,庆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爆炸地点和中国的距离有万里之遥,但中国多个地方对燃料电池和加氢站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庆幸的是,截止目前,国内尚未发生一起公开的氢气爆炸事故,随着国内加氢站的增多,外界对于氢安全的担忧也在与日俱增。
“国外出现多起氢气爆炸事故,这应该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倘若中国在行业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出一桩爆炸事故,这个爆炸会触动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敏感神经,对行业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熊华文曾表达过对于氢安全的担忧。在他看来,在氢能风口过热时,业内人士需认识到氢能产业发展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赛”,不能一味求快,而要注重安全问题。
丰田的算盘
丰田中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