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永城——河南省最东部的一座美丽的县级市,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记者驱车向西南方行驶约30分钟后,就来到了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之一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新桥煤矿。步入矿区,人走景移。画卷徐徐展开,杨柳依依,花香浮动。音乐喷泉变幻多彩,与小桥、小池构成了一把巨型“钥匙”图案。“这把‘钥匙’就是我们上下求索的煤矿智能化建设。”该矿矿长马文超说。智能化综采面井下集控中心智能矿灯先行先试夺得先机新桥煤矿是永煤公司在本部开发建设的第四对大型现代化矿井,年12月投产,时值煤炭行业“黄金十年”期。作为一座新矿井,机遇和挑战并存,是稳扎稳打走老路,还是开拓创新、辟新路谋新景?面对抉择,该矿立足全球视野,展望未来,果断决定走智能化发展之路。先行先试方能夺得先机。年,该矿建成并投用了永煤公司首个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在随后的几年内,该矿历届领导班子以“功成不必有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奋力前行。年,“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产业步入转型新时代。在两级公司的指导下,该矿智能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被集团公司确定为智能化建设示范单位。智能化建设之初,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自主定义智能化建设?带着这一思考,该矿领导带领考察小组,赴山东、内蒙古,上北京,下南京,深入先进煤矿企业和优秀科技公司考察交流。考察小组把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有时一天要去4家单位,白天考察,晚上集体讨论。博采众家之长,契合自身实际,自主定义变得清晰明朗。该矿明确了“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统筹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智能化建设思路。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队伍是智能化建设的保障。新桥煤矿坚持党员带头攻关,建设了“张大海创新孵化基地”,以党员为主体的顾问团、核心团、技术团定期开展头脑风暴,10余个“智能攻关组”遍地开花。他们创办智能讲堂,多次组织实地参观交流,邀请专家教授和厂家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为智能化发展提供多维度的技术保障。他们还选派骨干职工前往设备和软件厂家进行学习,把建设智能化工作面塑造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大讲堂”。此外,他们集聚硬核力量,公开竞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人才,集中全矿硬核技术力量投入智能化建设;变招工为招生,一批以研究生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走出校门下沉区队,深度参与智能化建设;组建“大学生采煤班”“党员检修突击队”,着力培养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智能化建设提供智慧支撑。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智慧管控平台投用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一直是该矿不懈努力的发展方向,也是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该矿持续打造安全初心与智能之芯“心芯”相印的安全管控模式。年12月,该矿建成投用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年11月,以河南省的最高分通过省级智能化煤矿验收。走进该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科技感十足,在48块55英寸大小的高清液晶屏构成的调度大屏上,安全状态、生产动态、设备运行等情况,实时呈现其中。安全生产指挥管控平台,基于“一张图”的管理理念,采用空间信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高度集成GIS空间信息,“采、掘、机、运、通”等业务信息,自动化控制类、安全监测类、智能通信类等监控信息,实现了安全生产动态管理、集中管控、预警联动。打开大数据分析中心,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动态诊断、大数据智能预警、瓦斯防治大数据、服务器监控六大板块,一字在界面上排开。进入大数据动态诊断板块,如同电脑中的安全卫士,正逐项对人、机、环、管等安全生产要素实时诊断。安全达标的显示绿色通过,不达标的则发出红色预警。不仅如此,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深度神经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搭载5G通信系统,实现了煤流智能识别、装煤智能监测、人员行为智能识别等24种算法。一旦发生异常行为,系统即时报警,大大提高了安全管控效率。安全生产,其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人是最大的动态变量,智能化是如何悉心呵护的?该矿副矿长王勇拿起一盏矿灯,外观和普通矿灯相差无几,却内含乾坤。智能矿灯融入了通信、报警、环境感知、姿态感知等多种功能,管理人员可随时掌握井下作业人员的姿态、工作状态、携卡状态等,如同为每名职工安排了一名如影随形的“安检员”。该矿灯还具有类似智能手表的功能,可以随时垂直接收安全管理信息,让安全管理更加畅通高效。与此同时,基于安全精细化管理的需求,该矿还升级了省内首个煤矿精确定位系统,达到了静态下0.2米、动态下1米的测距精度,精准的定位系统为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导航。5G新技术融入煤矿井下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建设进入了“加速期”。该矿抢抓机遇,“智”汇高质量发展动能。在调度集控中心一角,操作人员厉从坤正远程操作着机车。在电脑操作界面上,机车的运动轨迹、电压、电流、速度等实时运行参数一应俱全;任务执行、任务停止、复位等指令图标一字排列。记者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清晰地看到,一辆白色的无人驾驶机车牵引着满载物料的矿车向副井口驶来。车头上的蓝色“5G”图标格外醒目。“动一下鼠标,机车就自动运行了,安全又高效,非常省心。”厉从坤一脸的轻松。利用5G通信系统的低延时特性,机车具备障碍物自动识别、自动避让以及智能调速,实现电机车遥控作业及变速巡航自动运行。“5G+无人驾驶机车”操作平台的旁边是“5G+智能采掘”操作平台,远程控制近米井下的综掘机,送电、开机、割煤,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截至目前,类似的子系统该矿已建成45个,减少井下作业人员人。今年1月8日,河南首座“5G+智慧矿山”在该矿落成,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也给职工安全生产带来了新变化。登上有20层楼高的主井进行巡检,是聂玉俭班组每天工作之一,无论酷暑寒冬。一次巡检下来,需要近2个小时。尤其在冬季,梯子湿滑,让这项工作更加艰难。如今借助5G+无人机巡检,这项工作如同打游戏般充满了愉悦感。监控画面中,随着螺旋桨高速旋转,无人机一飞冲天,悬停,绕飞,实时画面和数据即时传到调度集控中心,约10分钟,就完成了对井架、天轮、钢丝绳等10余个项目的巡检。“无人机可以随时对高空设备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安全巡检,将我们的安全巡检视野提升到全新的‘高度’,有效杜绝了巡检‘盲点’。”聂玉俭对新的工作方式十分自豪。人均工效稳居全省矿井前列在新桥煤矿井下,交通工具非常便利,乘罐笼,坐人车,转单轨吊,几乎腿不迈步、脚不落地,就来到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智能系统主要由地面集控中心、井下集控中心、子系统组成,通过数据传输平台采集全工作面的设备、环境、人员实时信息,以高性能工控平台全面分析工作面数据,实现采煤机自动割煤、工作面自动平直控制、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液压支架自适应控制、综采设备自动协调和修正,从而形成系统自主决策、自主执行、自我修正的智能采煤。在智能科技引领下,该矿建立了“以采煤机记忆割煤为主,人工跟机巡检为辅;以支架跟机动作为主,人工巡检遥控为辅;以运输设备集控为主,人工现场巡检为辅”的生产模式,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劳动强度不断降低。与同等条件的非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相比,该工作面岗位人员可减少50多人。工作面机器轰鸣,采煤机自动割煤,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煤流如潮,浩荡奔涌。在亮如白昼的多米长的工作面,没有一名操作工,只有生产班副班长王庆贺一人在巡检。王庆贺参加工作的时间比较早,来该矿以前有炮采的经历,入矿后从事综采工作,到如今干上智能化开采,是科技颠覆传统的见证者,也是采煤工艺变革的受益者。“以前累啊,特别是炮采,累得让人下班都吃不下饭,倒头就睡。”王庆贺说,“现在这里不一样了,设备干、我们看,基本没有体力活,回家也有精力陪陪家人逛逛街。”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却在不断提升。智能化工作面投产以后,岗位人员减少67人,单产能力提高50%,这让该矿人均工效稳居全省矿井前列。“这是工作面的智能集控中心,我一个人就能玩转所有设备。”在上顺车场不远处,有一个长4.3米、宽1.4米、高1.9米,类似“地铁”车厢的集中控制室,“90后”的集控操作员董欧阳端坐在操作台。系统界面中,采煤机、皮带运输机、刮板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干工作安安全全,拿工资轻轻松松,谁不说俺采煤美!”体面的劳动让董欧阳的干劲更足了。“我们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加速智能化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马文超坚定地说。本文来源:中国煤炭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