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车

福岛VS切尔诺贝利日本人在核问题上,没资

发布时间:2022/12/1 23:58:34   

日本福岛再次发生大地震后,人们最关心的大概还是福岛核电站的安全,以及福岛原本储存的超过万吨核废水。日本政府计划于年春季,将福岛核污染水通过海底隧道排放至海洋。3月24日,多位海洋问题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此举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等国际公约及国际法原则,“日本必须承担由此对各国海洋环境、渔业资源等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日本福岛以东太平洋又爆发7.4级大地震)

说起日本的福岛核电站,很多人喜欢把它和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相提并论,因为在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这两个是仅有的两个“七级事件”。但是,我在这里想说的是,福岛和切尔诺贝利根本没有可比性,日本人给苏联人提鞋都不配,因为切尔诺贝利虽然是人祸,但是苏联上下竭尽全力的救援,让这一事故在很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哪怕是到了今年俄乌战争中,切尔诺贝利也没有遭到战火的摧残;而日本的福岛核事故原本是一场天灾,而日本人却把它完全变成了一场人祸。

时间倒回到年4月26日深夜,当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一项测试,他们要测试在电力损失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反应堆的涡轮机能否为安全系统提供足够的电力。由于这一试验需要断开反应堆的安全系统,这导致了整个核反应堆失去了自动安全保护,在随后进行的反应堆测试中,由于一系列原因,最终导致了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可以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最初确实是由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一次灾难,而且在灾难发生初期,苏联政府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甚至还是瑞典首先监测到了带有核辐射的云层,然后通知了苏联。

(炸毁的切尔诺贝利一号反应堆)

正所谓“知耻而后勇”,真正的英雄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在事故发生30个小时后,苏联政府组织撤离了核电站附近普里皮亚季市的全部居民,同时苏军的防化部队开始开进,监控核电站的情况。大批直升机把成吨的硼砂和铅块扔进反应堆的破口,前后足足扔了吨。因为硼砂和铅都能吸收核辐射,而且铅在高温熔化后会自动封住反应堆的破口,阻止后续的放射性物质飘散到大气中。要知道在当时反应堆破口正上方是辐射最严重的地方,其核辐射强度是致死量的几百倍,驾驶直升机悬停在这里并且往下扔硼砂和铅,就是直接拿命救援。根据外媒报道,仅仅这一个任务,就让苏联陆军航空兵损失了足足名飞行员,至于其他人员损失,可以说不计其数。

(苏联的米-26重型直升机参与救援切尔诺贝利)

在挽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行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团体,那就是来自当时乌克兰顿巴斯煤矿的工人。他们负责在核电站底部挖掘一条通道,并且向内灌注混凝土,从而修建出一个隔离层,确保反应堆中已经熔化的核物质在烧穿了反应堆外壳后,会被挡住,不至于渗透进入当地水源或发生另外一场爆炸。根据公开的统计,前后有超过50万苏联军人和普通工人为拯救切尔诺贝利而奋战,他们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核辐射伤害,其中约9.3万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苏联为拯救切尔诺贝利,前后投入的资源几乎相当于当年苏联政府收入的十分之一。正是这种不计代价的拯救行动,确保了切尔诺贝利其他三座核反应堆的安全,并把灾难的损失控制在了最小的范围内。

和苏联人这种不计代价、全力救援的作风相比,日本对于福岛的救援,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年3月11日,日本福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日本福岛地区,其中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首当其冲。

(出事之前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前面4个白色方块,就是4台核反应堆)

福岛核电站总共有10座核反应堆,是年时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值得一提的是,福岛核电站的BWR反应堆和切尔诺贝利的RBMK反应堆同属于沸水反应堆,这是人类的第一代核反应堆,而且福岛和切尔诺贝利同时兴建于70年代,按时间计算,福岛甚至比切尔诺贝利还要早一点。最关键的是,日本的BWR反应堆其实是美国通用在美国国内核电站建设中失败的方案,然后加上一层所谓的“防辐射安全壳”,然后就这么卖给了日本。

(核反应堆的基本原理)

其实按照日本原有的规划,福岛核电站原本就已经计划在年的3月26日完全关闭,但是突然而来的地震和海啸改变了一切。原本福岛核电站在设计上考虑了日本地震多发的问题,整个核电站内部也有完善的防震抗震设计,在地震到来时核电站的核反应堆立即自动关闭,所有控制棒全部插入核反应堆,同时柴油机启动,为核反应堆灌入冷却水以保持堆芯温度不至于超标。但是13分钟后海啸来了!当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抵达日本海岸时,海浪高达14米,而日本当时为防备海啸修筑的防波堤高度只有7米。所以海浪直接越过防波堤拍在福岛核电站的厂房上,扑面而来的海水直接把正在给1、2、3、4号核反应堆供电的柴油发电机全部打坏(海水把发电机打漏电,然后烧毁了)。其实在历史上日本东海岸就有过遭到14米甚至更高巨浪袭击的历史记录,但是日本政府为了省钱,仅仅修筑了7米高的防波堤,这是天灾下的第一个人祸。

(炸成一片废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

在海水打坏柴油机后,如果能迅速调运外部电源接入系统,就可以恢复反应堆内部的冷却水供应,确保核反应堆不至于过热熔毁。但是日本人此时犯下了第二个人祸:日本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介入核电站救援行动,而是任凭东电公司自行其是,最后在干烧了3天之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号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整个一号反应堆顶棚被炸飞,而当时的日本政府是在看到爆炸后才真正意识到“事儿大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依然没有积极介入核电站的救援活动,只是一遍一遍的催促东电公司赶紧前去救援。就在日本政府一遍一遍的催促中,福岛的3号、4号机组也相继发生爆炸,而2号反应堆之所以没有发生爆炸,居然是因为反应堆的安全壳材质不均匀,被高压蒸汽撕开了一个小口,依靠这么一个制造缺陷保住了。

除了作壁上观外,一直到福岛核电站三个反应堆都爆炸了,日本政府这才真正开始重视,但是一直到17日,也就是事情发生6天后,日本自卫队的消防车和直升机才被派往福岛第一核电站,以协助东电除了核灾难。但是即便如此,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东电公司,都只学会了一件事:给核反应堆灌水冷却。就这样,一场原本被定性为2级核事故的核电站灾难在6天内被日本政府活活给拖到了7级核事故,终于和当年的切尔诺贝利达到了相同的高度,但是和苏联当年不惜代价地拯救切尔诺贝利相比,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

(这些五颜六色的罐子里面都是储存的核废水)

从年至今,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一直在通过向核反应堆中注水的方式来冷却反应堆,以免发生新的爆炸。但是年时日本政府宣布,由于给核反应堆注水冷却产生的核废水越来越多,已经无法有效储存,因此从年开始日本将向太平洋排放超过万吨的福岛核废水。其实在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头三个月,东电公司一直在把未经处理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后来由于受到各方压力,才逐渐建立起核废水储存罐,把冷却堆芯的核废水都储存起来。同时日本原本也建立了用于处理核废水的“核素处理设施”,但是事实上经过处理的核废水连重金属含量都严重超标,就不要指望它真的能处理掉放射性元素了。

(日本配套的核污水处理厂,据称现在已经完全损坏)

3月16日以来,日本东部海上连续发生多次地震,最大震级达到里氏7.4级,由于这场地震和年的地震有很高的相似度,所以人们第一担心的,就是福岛核电站的情况。从目前来看,由于福岛第1、2、3号核反应堆的堆芯都已经熔毁,4号反应堆虽然发生爆炸,但那是3号反应堆渗透的氢气引发的爆炸,4号反应堆当时已经处于关闭状态,所以依然安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7日也表示,核电站“目前没有”发现异常,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则在通报中称,日本核电站没有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并表示“如无特殊异常情况将不再更新通报”。虽然看起来一切安好,但是我们都知道,福岛核电站外围还有超过万吨的核废水,而且在年时就曾经曝光称,由于腐蚀的原因,存放核废水的罐子被发现出现泄漏,有数量不明的核废水直接流入大海——这个我们也不知道是存水罐真的泄漏了,还是东电自己偷偷往海里排放废水。总之,就是年时就有核废水直接流入了太平洋,而且不是道流走了多少。

(日本人的“躬匠精神”)

对比福岛核电站事故和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不难发现,日本政府也好,东电公司也好,始终都在设法推卸责任,甚至一直到今天,在地震后仅仅几个小时,日本首相就宣布福岛核电站“目前没有”发现异常。区区几个小时,连检查那万吨核废水的罐子都来不及吧?但是即便如此,岸田文雄居然敢保证核电站没有异常。其实这里岸田文雄也耍了个小手段:他说“目前没有”发现异常,也就是说,以后会不会出现异常,和他岸田文雄无关,至少现在没出事。堂堂一国领导,甩锅都能甩到这份上,福岛有什么资格和切尔诺贝利相提并论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