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机车 >> 电机车发展 >> 培训中心英雄谱二刘春熹原创
培训中心英雄谱(二)
作者:刘春熹
在华阳集团,有千千万万个劳动者,他们的话语充盈着快乐,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微笑;在工作中,他们把热情传递给同事;在商海里,他们用诚挚联结着客户。华阳集团拥有了优秀的劳动者,于是,井下巷道变得光明温暖,地面生产车间积极向上,后勤服务岗位精益求精,安全生产培训技能更强……
这,就是我们华阳的劳动者;
这,就是我们华阳的英雄团队。
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是热情开朗的同志,也是正直善良的朋友。
如果有人问起:“为什么华阳的劳动者能够用火热的青春,建成红火的矿山?”
他们会回答说:“因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王俊安老师的奋斗之路
在华阳集团人才培训中心,我们想要采访王俊安老师,却发现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王老师整天不是在管理班级,就是在备课、上课或钻研课题,很难抽出时间来接受采访。终于,一个周六的下午,在王老师的办公室,我们争取到了与王老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提到王老师,所有同事和学员的印象都是:聪明睿智,学识渊博,热情开朗,精力充沛。和王老师在一起,就像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每每让人们的心中充盈着奋斗的希望。
王俊安老师是安全培训部采掘教研组组长,高级讲师,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专家。在教学中,她只争朝夕,奋发向上,用艰辛和汗水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奋斗之路;她用刻苦钻研、勤学不倦的执着精神,从一名不熟悉煤矿生产的普通教师,成长为高端专业人才。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煤矿是男同志的主战场。作为一名女教师,要成为煤矿生产方面的专家,难度非常之大。那么,王俊安老师是怎样超越平凡、突破自我的呢?
在王老师的笔记本上,我们看到几段话。这些话语,也许就是王老师成功的钥匙——
“人生的座右铭:心中充满阳光,热爱党和祖国,热爱集团公司,无悔奉献青春;
学术钻研方法:扎实、广博、实践、勤问;
事业追求目标:让每一位学员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自律信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团队管理诀窍:诚挚、热情、沟通、关爱。”
正如座右铭中所说,王老师的心中永远充满阳光、热情和关爱。
●一个人充满阳光,就会不计较个人得失,奉献自我。
王老师热爱着伟大的祖国。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路标,把勤奋工作当成最大的乐趣,持之以恒,久而弥坚;
王老师热爱着华阳集团。入职以来,王老师把职业生涯定位在华阳这片热土,无论面对外界怎样的诱惑,无论煤炭行业是否景气,她始终执着如一,不离不弃;
王老师热爱着煤炭行业。她把安全培训作为伟大的事业,作为建设祖国的舞台。她从来没有节假日,只要有培训班级,她就会出现在讲台;她没有想过名利和地位,兢兢业业,两袖清风,把所有的青春奉献给了煤炭生产。
●一个人充满阳光,就会不畏困难,勇于探索。
王老师为了克服女同志无法到煤矿井下实地调研的难题,使用了三个破解“巧招”:她搜集了几千小时高清视频,内容涉及到煤矿的所有工种和生产现场,通过学习视频就能身临其境,对煤矿环境具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她虚心向煤矿工人请教,利用一切机会探讨生产中的每个细节;她抓紧课余时间,钻研了大量专业图书,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培训中,教师有了丰富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王老师以热情的态度、扎实的作风与严谨的纪律,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她始终认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蕴含的深意,每次培训前都做好细致入微的准备,预想可能遇到的问题,查清每一个难点,实现了教学能力的真正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矿生产技术也在飞速进步,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为了掌握新技能,适应安全培训的新形势,王俊安老师勇于申请新课题教学,不断探求新的授课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空余时间,她勤耕不辍,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工艺,研究新材料与新设备;王老师搜集了几千则事故案例,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其中的规律,恰当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
在“学习、搜集、提炼、运用,再学习、再搜集……”的循环中,王俊安老师不断地归类总结,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她在重点期刊上发表了《试论如何提高煤矿电工学的教学技巧》、《电工教学中教师“导”的作用初探》、《如何让学生“爱”上电工实验课》、《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电工学问题》和《短训班如何进行开场白》等多篇论文;
她编写了初中版和高中版《电机车电气与供电设备》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参与阳煤技工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参与编写了“国家示范校建设申报计划”等重要文件;
她担任了《矿井运输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承担了矿井运输专业新编教材的编写工作……
●一个人充满阳光,就会把爱传递给周围的人。
王俊安老师以不竭的热情,做到了“教学、管理双丰收”。
在教学工作获得辉煌成绩的同时,王老师作为采掘教研组长,管理工作也进行得有声有色。
在管理工作中,王老师的秘诀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树立好的风气,工作有重点,目标要明确,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架设沟通的桥梁。”
王老师对教研组每位教师体贴入微。大家有什么大事小情,家务矛盾,心情不爽,都会找王老师倾诉;王老师也会尽量抽出时间,为大家排忧解难,忙前跑后。王老师性格开朗,幽默风趣,总带着富有亲和力的微笑,把阳光撒向所有教师。就这样,她成为教研组的“知心老大姐”。
王老师带领教研组全体教师,出色完成了华阳集团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例如年至今的煤矿三项岗位人员、煤矿班组长初训、复训及再培训,集团公司力抓的年“管理模式”专项培训,年煤矿“一通三防”专项培训及“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专项培训,年“煤矿防治水预警员”专项培训,等等。
培训班人数多、班次多、资料多,采掘教研组却始终有条不紊,实现了培训质量与效果稳步提高。
在班级管理中,王老师对每位学员都倾注了满腔的心血与关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仅保障学员的食宿安全,还注重提高学员的生产技能和安全素养。王老师上课特别注重互动,学习气氛既严肃紧张,又轻松活泼。她把阳光带给了学员,师生团结,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
王老师本人多年以来连续担任班主任。她所带的班级,班风好,学习好,纪律好,为华阳集团生产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个人充满阳光,她自己也必然被阳光照亮。
由于在培训工作中的突出成绩,以及对煤矿安全事业的重要贡献,王俊安老师得到华阳集团的肯定和表彰,收获颇丰:
她多次获得集团公司“优秀教师标兵”光荣称号,集团公司“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殊荣,被评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巾帼标兵”;
她于年获得“全省煤矿安全培训教师讲课大赛”三等奖,独立完成了《研讨式教学》及《安全培训教育管理流程手册》两个教科研项目,年至今连续承担华阳集团煤矿主要负责人、煤矿班组长年度再培训的教材和考试题库编写工作;
她在年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聘为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培训资源编审专家委员会(井工机电组)专家委员,年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聘为第四届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教育与人力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闪光的荣誉,背后是王老师艰辛的汗水,是她阳光向上的奋斗精神。
————————————
在结束采访之际,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王俊安老师充满了阳光和朝气,洋溢着热爱华阳、为华阳奉献青春的喜悦和豪情。正是这种阳光与热爱,使她拥有不竭的进取精神,让她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进步,成为安全培训的行家里手。
在与王老师身边同事的接触过程中,我们也感到,培训中心有着一大批教职工——他们与王俊安老师一样,在工作中充满阳光,又把温暖传递给他人。所以,在培训中心,我们时刻感到光明和希望;在这里参加培训的学员,也都更加热爱华阳,豪情万丈。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王俊安老师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正是我们华阳兴旺的大厦之基,也是我们祖国繁荣的镇国重器。
中华迈向振兴,犹如朝阳,蒸蒸日上;华阳追求卓越,披荆斩棘,无可阻挡。我们的时代,呼唤着无数这样的劳动者——自己充满了阳光,又努力去照亮他人。
亲爱的朋友,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华阳集团的劳动者能够毫不懈怠,用豪情壮志去赢得胜利?”
我们的回答骄傲又自豪:“因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作者:刘春熹,山西阳泉?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