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车

平阳工匠匠心筑梦任自立托起矿井安全

发布时间:2025/4/4 16:51:03   
安全生产,是中国煤炭行业的“生命线”。任自立只有一个心愿:“让煤矿工人兄弟安安全全下井、平平安安归来。”年大学毕业后进入霍州煤电集团辛置煤矿工作,现担任辛置煤矿运输二队机电运输工程师。任自立默默坚守“阵地”,为了保护煤炭工人生命健康安全而不懈奋斗。十年坚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狭长幽黑的巷道,是任自立奋斗过无数日夜的战场;排除万难,勇于创新,三十多项技术发明,是他交出的完美答卷;做井下安全的守卫者,是他从第一次下井时,便立下的誓言。“第一次下到井里面,看到煤矿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我就感觉到满满的心疼。”自此以后,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在任自立心中油然而生。“记得那是年,在井下泵房,我看到职工身上栓着保险带钻到四五米深的小井里操作阀门,小井底部全是积水和淤泥,里面又湿又滑又黑,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非常危险。当时我就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善这种状况?”任自立回忆,“升井后我就查资料、画图纸、找物料,自己动手做模型。”经过一次次的试验,任自立终于设计出一个新的装置,职工站在小井口,通过转动装置就可以控制井底的阀门,既方便操作,又符合安全规程。“没想到一个小想法,一次小创新,就能够帮助工友们排除一个大的安全隐患。”任自立备受鼓舞,再也没有停下过创新的脚步。工作10年来,任自立一心扑在煤矿巷道里,带头实施《压风机散热利用装置》,采用风筒链接对压风机散热进行封闭改造,并通过便携式接地装置、人车过位保护杆、人车车座限位滑轨杆等多项技术保护职工安全。传统的井下电机车变轨行驶需要靠人力去判断,一旦遇到恶劣的井下环境、疲劳驾驶等情况,就极易造成脱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经过数百次的研究和试验、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思考和打磨,任自立终于找到了攻克这一难题的最大突破口——利用弹簧复位的原理和双对轴承的稳定性,达到灵活控制传感器吸合的目的。他还打破常规,变传统检修接地极为创新性检修接地极,既保证了工人安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据辛置矿机电科长苏纪朋介绍:“井下高压一般是伏,最低也在伏,如果误操作,后果不堪设想,其他煤矿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原来的停电检修接地装置,体积大,有10公斤多重,经任自立革新后的便携式接地装置重量不到克,还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及防护装置,直观、安全,便携。”年10月,任自立改造的“煤矿井下便携式接地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填补了辛置矿停送电管理的漏洞,杜绝了触电事故的发生。这项发明让任自立拿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国家实用型专利,但他未曾有过太多喜悦。“我设计的便携式接地装置的缘由和设计制造的过程,一辈子也忘不了,年一天井下检修,正好有停送电操作,因为职工的违章操作,让一位职工的脸和手臂被大面积灼伤,我亲眼看到这一幕,至今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就在我着手开展这项设计不久,年年初又有一名职工违章操作灼伤手臂,几年内我尝试通过制度限制、职工培训等多个方式,但是均不能彻底杜绝事故发生。”谈及此事,任自立依旧五味陈杂。据任自立介绍,辛置矿井下每天至少有三四十次停送电作业,俗话说:“百密一疏”,无论工人多么小心,但只要有一次疏漏,便会造成严重后果。“年被烧伤的职工很年轻,还是个孩子,那天我问他是不是因为违章操作而受伤时,他一下子哭了。”任自立知道,短路火的温度几乎接近太阳表面,年轻职工的泪滴在任自立心上,生疼。直到年,任自立终于做出了即使职工违章也能避免事故发生的便携式接地装置。“即便如此,那些职工灼伤的脸和手臂也不能恢复原样了。所以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管试验多少次,吃多少苦,我都要与他们站在一起,职工的生命安全就是我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使命!”任自立的努力与成果,大伙儿都看在眼里,辛置矿运输队长闫晋虎说:“我们矿是个老矿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设备需要改进、提升,但全凭外采不切合实际需求,自己发明出来的最实用,对工作最有帮助。小任的革新立足于实际,成本低、效果好,并且还有社会效益,有的革新不止适用于煤矿,也适用于电力行业,可以面向社会进行推广。”“小任的发明改造给煤矿省了不少钱。”辛置矿机电科长苏纪朋苏介绍到,任自立用废旧皮带制作管路密封垫,每年节省成本15万;设计人车联巷风门压风蓄能风包,解决了因压风管末端风量小而导致风门无法打开的问题,该装置节省风门改造费用20万元;完成煤矿压热系统改造,每年可以节省电费20余万元。华灯初上,一盏盏明灯,宛如一颗颗希望的火种,从漆黑的煤矿脱生,也点燃了任自立心中的希望。“为我们煤炭工人和煤炭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这就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任自立默默许下誓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4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