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车

两台200马力的发动机,却带动了70吨重

发布时间:2025/5/16 10:03:20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众所周知,在二战时期,诸如虎王、鼠式这样如战争巨兽一般的重型坦克都是出自于纳粹德国之手。尤其是其中的鼠式坦克,更是以近吨的战斗全重夺得了当时的最重坦克桂冠,名副其实的超重型坦克。可事实上,早在一战时期,在英国于年9月15日于索姆河战役首次使用了MARKI型坦克之前,法国也已经开始了关于坦克的研发进程。其研发坦克的目的也跟英国基本一致,都是为了能碾过铁丝网、跨越战壕什么的,从而在为后方士兵开路的同时还能对敌占区进行一定的火力压制。而且继年斯奈德型和圣沙蒙型中型坦克在法国正式服役以后,雷诺FT17型轻型坦克也很快就于年正式踏入了战场,且有效弥补了前面两种中型坦克坦克越障能力不大够的弊端。这点相信大家从那高大的履带上就能看出一二。但问题是由于年凡尔登战役的爆发,在德国持续近10个月的狂轰乱炸之下,法国的兵力不但损失惨重。就连原本属于法国较为发达的工业核心地带之一,也就是凡尔登的一系列工业设施也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损失殆尽。这就让原本从年10月就已经开始的重型坦克研发计划一度搁置,转而加速了轻型坦克的研发进程,可是很快,雷诺FT17型轻型坦克那火力不足以及装甲薄弱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所以,对于法国军方而言,在当时的情况下,推出一种重型坦克也就成了必然之势,且原本计划中预期的40吨车重显然也无法满足战场上的装甲厚度以及一系列越障能力需求。故而在经过改进之后,重达70吨左右的FCM2C重型坦克也就应运而生。一战时期的发动机性能不够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用什么发动机才能带动这重达70吨左右的庞然大物。这里咱们暂且先不提FCM2C重型坦克的装甲以及火力配置,大家只需要知道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辆坦克的火力足够,装甲也足以抵御一战时期大部分的武器攻击就足够了。可是发动机这块不一样,他不像装甲那样,只需要加厚就可以轻松的提升坦克的防御能力,其技术明显要更为复杂的多。就拿英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坦克“小游民”坦克以及后来首次被应用于实战的“MARKI型坦克”来说。其使用的都是戴姆勒公司生产的6缸直列式水冷汽油机,更是只有77千瓦的最大输出功率,大概也就等同于是马力左右。显而易见,若是按照英制的换算标准,相比于MARKI型坦克那28吨重的车身,其每吨的单位输出功率也就只有3.7马力左右,明显就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这也就直接导致其最大时速也就只有6公里左右,甚至比人的步行速度还慢。法国当时所面临的情况其实也同样如此,他们在最初准备采用的也仅仅只是马力左右的Chenu发动机。以FCM2C重型坦克那70吨左右的车身重量来看,那就已经不是小马拉大车了,而是根本推不动。虽然当时刚好赶上德国投降,使得法国可以把发动机替换成德国赔偿的马力的梅赛德斯发动机。可明显还是不够。而当时法国工业还正处于颓势,一战时期因凡尔登被轰炸所留下的创伤还没有恢复,想要靠自己研发新型发动机明显是有点难。加上当时的坦克都还普遍处于汽油机时代,扭矩更大的柴油机研发进程更是于年FCM2C重型坦克正式服役后才刚刚开始,之后到了五十年代左右才逐渐普及。诸如苏联T-34/85坦克所搭载的B2型12缸水冷柴油机,单位功率有效提升到了15.4马力/吨左右,不可谓不出彩。这也就意味着FCM2C重型坦克还是只能使用扭矩相对较弱的汽油机供能,那么怎么办呢?总不能研发出一种看着厉害,但是却动不了的坦克吧,那还不如直接建个碉堡来的划算。有人就想到了能不能像圣沙蒙型中型坦克那样采用电传动,虽然一台发动机还带不动,但多加一台发动机以及一个发电机不就可以了吗。一方面是已经有了经验,重新采用的话会更为容易一点,另外一方面通过圣沙蒙型中型坦克采用电传动后所增加的5.1吨预设重量的结果来看。明显采用电传动还能变相的增加发动机的承载能力。远要比单纯采用汽油机供能划算的多。采用双发动机双电机的FCM2C重型坦克由此也就有了采用两台马力的梅赛德斯发动机,搭配两台直流发电机,并将其划分为两个动力单元的FCM2C重型坦克电传动动力系统,并由这两个动力单元各自为一条履带供能。虽然这种做法的本质其实还是汽油机驱动,甚至还会在动力转化的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动力损耗,所以很容易给人一种动力更弱的“假象”。但从使用汽油机直推时那复杂的齿轮、转轴、连杆等等复杂的机械传递过程来看,其俨然同样存在着不小的动力损耗。而且以当时那发动机热效率普遍不高的技术水平、齿轮精密程度不够、以及想要尽可能减轻发动机动力损耗的角度来看,发动机的原动轮与最后传达到的从动轮之间的距离还势必不能太远。因为机械传动的属性说白了就是一个力的传递过程,传递距离越远,力的衰减就越厉害。这点大家可以用自己家的房门做个实验,看看是用一根短木棍开门更省力还是用一根长木棍更省力。更何况传动距离一长,各种齿轮轴承啥的数量也就越多,最直接影响的就是更为占据坦克空间,这点大家可以参考二战时期德国的虎式、黑豹等坦克。由于其发动机舱后置,主动轮却是前置的设计,导致其往往还会存在着一根横贯车体的传动轴,使得二战时期的德国坦克普遍比较高大。就这还没算坦克身上那个头以及重量同样不低的变速箱。除此以外,更为复杂的后期维护以及保养成本也是一个问题。反观采用电传动的FCM2C重型坦克,不再需要繁多的齿轮轴承连杆啥的,除了发动机连接发电机、以及电动机连接从动齿轮之时需要一些齿轮轴承啥的用作于能量转换以外。剩下的发电机连接电动机的那一部分,也只需要采用一些电线就足够了,明显要比发动机直推更为节省坦克空间,而且安装位置也不再局限于扎在一堆,更加灵活。同时也像前面提到的圣沙蒙型中型坦克一样,变相的是给坦克减重,从而有效提高预设的重量指标。对于极为重视空间的坦克而言,这点显然还是很重要的。当然,那个时期的电传动技术也不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因为当时还没有“同步电机”技术,所以也就导致两侧的电机往往不能实现同步运转,说白了就是各转各的。虽然转向啥的看起来更方便了,但是却也直接使得坦克很难走出一条标准的直线。不过说归说,以FCM2C重型坦克在后来换装马力的梅巴赫发动机以后,才能勉强将时速提升到12-15公里的数据来看,这个问题显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坦克驾驶员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去微调。要说唯一的遗憾,就是这辆在一战末期性能相对优异的坦克没能赶上一战,也因为技术过时且运输以及改进成本太大而无法在二战中绽放出独属于它的光彩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7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