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车

新能源行业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电驰

发布时间:2023/5/10 0:42:50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吕娟、张亦弛、万炜、任佳玮)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景气持续确认,策马扬鞭向

1.1、政策环境:我国补贴双积分稳定环境持续,欧美重视政策作用

根据《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于年确定持续至年底。《通知》要求:

1、延长补贴期限,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年补贴标准见附件)。为加快公共交通等领域汽车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年补贴标准不退坡,-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万辆。

2、适当优化技术指标,促进产业做优做强。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具体技术要求见附件)。-年,原则上保持技术指标总体稳定。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鼓励企业进一步提升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发生产具有先进底层操作系统、电子电气系统架构和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3、完善资金清算制度,提高补贴精度。从年起,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辆、辆;补贴政策结束后,对未达到清算车辆数量要求的企业,将安排最终清算。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4、调整补贴方式,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有关通知另行发布)。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牵头部门应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强化管理,要把补贴核查结果同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未按要求审核公示的上报资料不予受理。切实发挥信息化监管作用,对于数据弄虚作假的,经查实一律取消补贴。对监管不严、造成骗补等问题的地方和企业按规定严肃处理。

6、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根据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条件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确保规划落实。加大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除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外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服务。推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限购、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货车治理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优势。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高企的当前,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万辆的要求或为产业带来一定不确定性。除补贴外,“双积分”政策对乘用车的作用也在体现。

年我国境内家乘用车企业(不含规模0辆以下的平行进口企业)共产生油耗正积分万分,负积分万分,产生新能源正积分万分,负积分万分。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能量密度以及续航里程的不断进步,乘用车平均单车积分从年的2.79提升至年的4.89分,涨幅7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单车积分从年的3.08提升至年的4.89,涨幅78%。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晋企业持续增多,排名前十的企业积分规模占比正逐年下滑,已由年的87%跌至年的67%。年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排名前5的企业分别是特斯拉、比亚迪、上通五、北京汽车和广汽乘用车,分数为86万、75万、44万、32万和31万分。

积分交易方面,年全年市场完成交易订单73笔,达到万分,占三年积分交易总量的46%;实现交易额25.9亿元,占三年交易总额的82%。年无论是积分交易规模还是积分交易平均单价均为历年最高,平均交易单价达到元/分。实施“双积分”制度后,累计有56家企业通过出售/出让积分获得了收益。同时出售积分获益的企业也由年的19家提升至年的34家。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得到促进。

双积分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如宏光MiniEV、奔奔E-star等低价经适车型的面世。

另外,地方性政策,如上海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免费牌照政策等,也为新能源汽车持续增加路权优势。以及,工信部对新版国标《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公开征求意见,增加了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的定义和标准,开创“微电”新品类。具体技术指标包括4座以内、尺寸**mm以内、整备质量kg以内、30分钟最高车速40-70km/h之间、电池能量密度70Wh/kg以上、30km加速10s以内、一定爬坡性能等。该政策如获通过,年销百万的微型电动车有望持续成为锂电(以及未来钠离子电池)的又一增长点。

年,部分欧洲国家开始减少补贴,如英国政府3月将补贴从英镑降低至英镑,并将车价限制从5万降低到3.5万。当前时点看,补贴稍微减少的实际影响有限。欧洲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利好我国电池企业和电池材料企业。年6月7日,美国能源部车辆技术办公室发布了《国家锂电池蓝图》,设定了五大目标,分别为建立美国锂电池材料、部件供应、自主生产、回收以及科研引领能力。在美国看来,中国和欧洲已经在动力电池领域取得了先发优势。

乘联会总结,在中国新能源车持续强势增长,欧洲新能源车20年发力的情况下,近期美国政府提出,未来8年,美国政府投资亿美元赢回电动汽车市场。美国发展汽车工业是顺应行业重大趋势转变。上一届特朗普政府推动石油革命,打破石油资源枯竭论,但同时带来电动车发展的先机丧失,美国的本届政府政策转型新能源车是必然的趋势。拜登政府推出的电动汽车计划,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消费者补助,第二部分是全国范围内的充电桩建设,第三部分是推动校车以及公交车电动化。这类似年左右的中国促进新能源的做法。

鉴于美国总统拜登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并未表现出友善,美国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对我国材料企业有一定利好,其他影响有待评估。不过,如果美国试图和中国在锂电池领域开展零和博弈,我们坚定地认为中国必将是胜利一方。

1.2、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持续追捧,市场预期走高

进入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高景气持续。据中汽协统计,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7万辆和95万辆,同比增长2.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8万辆和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

从单月数据看,年3、4、5三个月的产销规模保持20万辆以上,均处于历史单月最高水平,体现了极强的持续性。年以来,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增速最高。据乘联会统计,年1-5月,纯电动乘用车批发销量、零售销量分别达到86万/77.6万辆。

从车型细分情况来看,A00级、B级的销量居前,A级车也有相当销量。这和补贴影响减弱、电池成本总体降低后,新能源汽车“A00级油电平价”、“B级及以上智能电动新物种”的基本判断相吻合。

具体到车型,宏光MiniEV销量领先,特斯拉Model3和ModelY总体保持强势,自主品牌多款高性能纯电动车型销量居前;插混车型中理想ONE、比亚迪汉和秦销量居前。其中,秦PLUSDM-i作为DM-i混合动力的首款车型问世即取得高销量。同时,大众id4系列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时代的整车销量结构可能和燃油时代有较大区别。

欧洲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总体也相当景气,但和年12月的历史高位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年1-4月,全球销量居前的新能源车型包括Model3、ModelY、宏光MiniEV、汉EV、欧拉黑猫、日产Leaf、广汽AionS等。大众id系列车型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尚可。

上海车展上,多款定位中高端的纯电动车型品牌,如极氪、极狐、岚图等,纷纷有新品问世,并将在年陆续出货。另外,特斯拉发布了百公里加速仅为2.1秒的ModelSPlaid版。该车型的新电机解决了高速时功率衰减的问题;大电池额定电压提升至V,支持-kW的超充功率,可以在15分钟内充英里(约公里);12V电池改为锂电池。年的市场竞争无疑激烈化,但特斯拉仍然努力保持其领军技术实力。所以,我们也非常期待搭载NCMA正极圆柱电池车型的性能表现及成本控制能力表现。

1.3、动力电池市场:产销规模高企,中国地位巩固

年以来,和新能源汽车整车高景气同步,动力电池产销保持高景气。产量方面,年1-5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59.5GWh,同比累计增长.3%。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29.5GWh,占总产量49.6%,同比累计增长.4%;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29.9GWh,占总产量50.3%,同比累计增长.7%。其中,5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13.8GWh,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6.7%。其中三元电池产量5.0GWh,占总产量36.2%,同比增长62.9%,环比下降25.4%;磷酸铁锂电池产量8.8GWh,占总产量63.6%,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41.6%。

装车量方面,年1-5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41.4GWh,同比累计上升.9%。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24.2GWh,占总装车量58.5%,同比累计上升.7%;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17.1GWh,占总装车量41.3%,同比累计上升.6%。其中,5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9.8GWh,同比上升.2%,环比上升16.2%。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2GWh,同比上升95.3%,环比上升1.0%;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4.5GWh,同比上升.6%,环比增长40.9%。

总体上我国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和三元各占半壁江山,这也和我们年底的预判一致。电池企业装车量方面,年1-5月宁德时代20.32GWh居首,市场份额超过49%;比亚迪5.91GWh,领先LG化学的3.92GWh。同期,共有51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同比年减少3家。

年1-4月,全球装机规模居前的动力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21.4GWh、LG新能源14.2GWh、松下9.7GWh、比亚迪4.5GWh、三星SDI3.5GWh、SKI3.4GWh等。和年同期的暂时蛰伏相比,宁德时代重新体现了面对LG化学的强势。

鉴于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前景的看好,多个龙头车企估计了未来动力电池的广阔需求。如特斯拉希望年实现3TWh电池产能,大众希望未来十年内和合作伙伴建设6座40GWh级别的动力电池超级工厂等。全球多家电池企业也有宏大的扩产规划。

1.4、电池材料:需求旺盛,行业景气交叉验证

正极材料方面,年初至今三元、铁锂总体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至6月,正极在15万元以上,正极约20万元,铁锂正极突破5万元。隔膜价格基本保持稳定,5/7/9/12微米涂覆膜价格保持3/2.1/1.55/1.55元每平米;5/7/9/12微米基膜价格保持2.5/1.8/1.0/0.9元每平米。湿法隔膜恩捷产能和出货量保持领先地位。部分企业开始进行打通产业链多个环节的一体化生产技术布局。

1.5、基础设施:保驾护航进行时

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截至年4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86.8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36.3万台、交流充电桩50.5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台。从年5月到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2.68万台。截至年4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7万台,同比增加42.0%。和整车的爆发式增长相比,充电桩新增速度并不快。

截至年4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10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21.7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8.4万台、云快充运营6.5万台、南方电网运营4.1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6万台、上汽安悦运营2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6万台、万马爱充运营1.5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5万台。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8.3%。

另外,作为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细分路线,换电路线也有相当应用进展。蔚来截至年夏已有个换电站,并开始布局第二代换电站PowerSwapStation2.0。该类型换电站具有13个待换电池包和1个空槽,每24小时最多可提供次换电服务(1小时13次,可估算换电站单包平均充电倍率1C),兼容其70、84、kWh以及规划中的kWh电池包。

1.6、技术进步:材料体系结构优化均有建树预期

材料底层的科学技术层面,固态电池(及固液混合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是年上半年吸引业界目光的主要细分技术路线;NCMA四元正极也逐步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7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