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机车 >> 电机车前景 >> 深蓝SL03的后发制人之道
在车型的上市发布会上长安深蓝SL03公布了正式售价:增程版16.89万,纯电版18.39万,纯电版21.59万。
在前段时间,我对深蓝SL03增程和纯电双车型进行了一次深度试驾,当时产品上给到我的整体感受良好,如今价格公布,我对这台车的市场前景预估也更有信心。
如果要在开头下一个结论,那么我认为深蓝SL03是一台有机会像比亚迪汉那样显著提高品牌认知度并且取得可观销量的车型。
红海市场下的差异化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中国汽车市场,只有一招能和武功里的「快」相提并论,而这一招就是「价格战」。
国内20万区间的新能源轿车竞争十分激烈,致使这一态势形成的原因里特斯拉「功不可没」。
原本对标BBA中型轿车的Model3自年国产后一路不断提高国产化率来降低制造成本,与此同时特斯拉也十分直接地让这个进程的效果体现在终端价格上,最低的时候标准续航版Model3的价格只要23.59万。
特斯拉Model3本身综合产品力十分突出,品牌认知度也不言而喻,再结合如此有杀伤力的价格,留给竞品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
所以在后来不论是比亚迪汉还是小鹏P7都选择了用更大一级的车型和更低的价格和Model3错位竞争。经过两年的市场验证,这三台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各自的产品标签,逐渐开始占领用户心智:要运动好开买Model3,要智能和科技感买P7,要实用性和安全感买汉。
留给后来者的路因此又进一步收窄。
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深蓝SL03不得不思考两个问题:
市场上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差异化定位?
找到定位以后,如何打开销路?
如今回过头来看,长安的思路其实风险不小,因为他们产品取向上把驾驶乐趣放在了很高的位置。在SL03的上市发布会上邓承浩表示SL03项目开始后定下的第一个目标是「后驱」。
并不是说强调驾驶乐趣不对,而是在过去的市场经验中除了宝马保时捷这样的品牌,其他强调驾驶乐趣的车型里少有销量出彩的。越往低价位走,打造驾驶乐趣就越容易变成伪命题。
但从市场需求上来说,有驾驶乐趣的后驱轿车确实是消费者长期以来一直青睐的,同时也是自主品牌汽车产品里相对缺失的一块,长安找准这一块蓝海下手的逻辑是行得通的。
与此同时,深蓝在此基础上还布局了另一个蓝海市场:长(纯电)续航增程运动轿车。
在深蓝SL03之前,如果用户希望买一台价格实惠的插电混动车型,20万价位及以下的选择几乎只有比亚迪DM-i产品。比亚迪提供的秦PLUSDM-i、驱逐舰05、汉DM-i、宋PRODM-i和宋PLUSDM-i等车型其实产品取向上依然是经济家用车风格,抢占的市场也来自于同样风格的合资竞品。
所以一台后驱、纯电续航超过km的增程轿车对这个市场而言属于新物种,甚至可以说是同品类里的唯一选择。
再是问题二,如何去打开销路。长安的核心思路就中国汽车市场的万能公式——性价比,或者我再把这个范围框小一些,有本土化消费思维的性价比。
这里我要先说典型反例ID.3,顶配版ID.3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台性价比很低的车,但我想说的是这台车的性价比并不低,它真正的问题在于需求错配。
作为一台两厢A级车,顶配版ID.3的终端价格接近18万,在中国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两厢车=低端」的消费认知下,这几乎就是一个自杀式的定价。
更要命的是国产ID.3的配置结构极其「欧洲思维」,比如没用真皮而是特殊材质的高价织物座椅,比如副驾座椅手动调节,比如没有电尾门,后排没有空调出风口。
那钱都花在哪儿了呢?
接下来就是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一台A级两厢车上居然用了转向随动式的矩阵式LED大灯、AR-HUD、20寸轮毂、与Taycan同系列的VentusS1evo3电动车专用静音低滚阻轮胎、1V5R辅助驾驶系统、带电加热的电容式方向盘。而且这还是一台五连杆悬架的后驱车型。
这些配置每一个都不便宜,但这些配置并非这个级别用户群的核心需求,所以最终呈现给消费者的效果就是钱没花在刀刃上。
相比之下,深蓝SL03的配置分布就是国内消费者一看就会很满意的那种。
有意思的配置表
这个配置思路很「理想」
在价格公布之前,长安深蓝在今天上午提前公布了最终版的车型配置表,而深蓝SL03的配置表是我印象中最快看完的一份配置表。三个版本之间除了动力配置,其余舒适性和功能性配置几乎一致,代表「标配」的实心黑色圆点三排并列从头一直拉到尾。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是内部配置,长安深蓝SL03的三个版本均标配座椅加热和座椅通风,即便在自主品牌中也很少见到20万区间的车型把座椅通风做成标配,此前意向用户对于增程版车型没有座椅通风的疑虑也就此打消。
身为传统车企,长安在同行们比较容易踩雷的座舱部分下了点心思,全系标配芯片、12G运行内存再加G储存,虽然硬件性能不等同于车机体验,但对于车机的流畅性的背书不言而喻。
看完整个配置表,可以感受到深蓝SL03的配置分配比较平衡,底盘、外观件、舒适性配置、座舱、驾驶辅助配置没有出现某一环的缺位,形如氛围灯这样的小环节装饰性配置也没有在车型之间再做区分。像DMS驾驶员监测、自带行车记录仪这类细节配置的出现更是让我觉得有些小惊喜。
比较难得的一点是深蓝SL03的标配项目里基本上找不出多少让人觉得「花了冤枉钱」的配置,消费者关心的核心项目和痛点项目上做了不错的保底,几个需要选装的部分基本都是用户需求有分支的环节。例如高性能轮胎、特殊颜色、高阶智能驾驶等等。
这样一套贴合消费者真实需求的配置划分带来的好处就是减少用户的购车考虑周期,并且在供应端也减少了不同配置之间的生产差异化,这样的配置思路不禁会让我想到理想汽车。
但是,增程版车型没有标配索尼14喇叭扬声器让我觉得有些不该,实际体验上两个音响配置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头枕音响在播放音乐时的导航体验很棒,那些对于音响有一定要求同时更青睐增程版车型的用户我强烈建议考虑选装音响。
音响和AR-HUD一起绑定选配的价格是6,元,我能想到的把这个配置作为选配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拉低增程版车型的起售价,16.89万的数字看上去确实很有冲击力,但实际上真正选配完音响以后17.49万的价格和之前小道消息爆料的「18万」也相差无几,与纯电版本车型的差价也仅有9,元。
另两个让我比较不解的选装配置是前备箱和增程快充,虽然这两个配置官方目前是限时免费赠送,但这两个配置在我看来都应该是对应车型的标配内容,尤其是那个竞品少有的大尺寸前备箱,本应是深蓝SL03的亮点配置,如今的做法在我看来有点自废武功,略感可惜。
增程纯电的同与不同
深蓝SL03此次车型有增程、纯电和氢能源三种动力形式,面向消费市场走走量的版本主要还是增程和纯电。除去上述聊到的功能和舒适配置,其实增程和纯电两个动力形式的三个车型配置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首先是动力,三个车型采用了两个不同型号的电机,纯电长续航车型和增程车型用的是kW永磁电机,反而是小电池版本纯电车型上使用了kW的电机,三个车型的加速分别为:5.9秒、6.9秒、7.5秒。
其中的逻辑看似奇怪,其实细想也不难理解,愿意买长续航车型的用户理论上更注重「续航」,电机功率小一些有利于做出更好的能耗。小电池车型本身有更好的轻量化,更有利于往运动方向发展,配大电机的效果也会更明显,三个车型的CLTC综合电耗上也能看出一二。
然后是电池,两个纯电车型的三元锂电池容量分别为58.1kWh和79.97kWh,容量上和竞品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纯电续航也分别超过了km和km。
相比之下增程车型28.39kWh的电池是个小惊喜,结合13.1kWh的电耗,其CLTC纯电续航可以超过km,对比竞品有一定优势,对于每天长距离通勤的用户这一点其实很重要。
实现低价位大电池的关键之一是增程车型采用了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而且磷酸铁锂的高循环寿命在插混车型上也成为了优势项,合理且聪明。
同样合理且聪明的是SL03增程版采用了1.5升自吸的四缸增程器,可以加92汽油,CLTC馈电油耗为4.5L/km。
总言而之,深蓝SL03的纯电+增程的三个版本在配置上都有很多用户视角的思考,而且售价和配置在横向对比下都很有竞争力。
跳出账面参数,我想带各位再回顾一下之前试驾中的关键结论。
账面数据下的产品体验
能耗
发布会价格公布之后,对于SL03的产品质疑中,实际能耗占据了大头。此前我在试驾中体验了增程版和纯电版两台车型,能耗方面没有做非常严谨的测试,但是实际的数据可以给大家做一个不精确的参考。
纯电版车系在空调、座椅通风正常开并且载3人的情况下平地行驶的能耗大约在14kWh/km,其中一趟4人的km旅程里包含上山、下山、高速(顶着km/h限速跑)和城市工况,海拔落差未知,最终表显的平均能耗为11.1kWh/km,能耗表现方面和后驱版的Model3比较接近。
增程版车型载3人平地行驶的油耗大概在百公里6升不到的状态,但是在爬山工况下油耗增长比较明显,会到接近百公里8升的水平。
动力
增程版车型kW的动力在实际驾驶中的加速感受已经完全够用,低速工况车辆的扭矩储备充足,大小属于通勤需求之上能再提供一些轻度驾驶乐趣的级别。
纯电版kW的动力在低速情况下感受和kW差异相对没那么大,时速超过60km/h之后踩下地板油会感受到kW的纯电版车型后劲明显更足,在高速超车时会更有信心,激烈驾驶下带来的动力体验确实比kW要更上一层楼。
缺点汇总
试驾深蓝SL03当中感受到的一些产品不足在此和大家预告一下,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建议稍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