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车

虚拟电厂专题分析用户侧能源转型的起点

发布时间:2025/6/8 12:42:55   

(报告出品方:民生证券)

1从不同视角看用户侧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1.1电网角度:用户侧能源管理可实现就地消纳,缓解电网压力

1.1.1电力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多个省份存在电力缺口

我国电力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平衡。我国东、中、西部呈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电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区域电力供需矛盾:我国南方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相对较大,而北方地区电力供应相对不足,导致南北电力供需矛盾。2)地区电力负荷不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相对较大,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电力需求量相对较小,导致地区电力负荷不均。3)电力输送能力需提升:由于电力资源的错配,东部经济活跃地区需要依赖中西部的“西电东送”工程输送电力资源。但目前我国电力输送能力相对不足,在升压及长距离输送过程中会有所损耗,造成部分浪费,导致电力供需中心之间的电力输送困难,也加剧了电力供需不均衡的问题。

年我国有15个省份存在电力缺口。从年各省份发电量和用电量的差额来看,全国有15个省份存在电力缺口,其中主要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为主。发电量盈余的地区主要是内蒙古、云南、山西、四川、新疆等地区。

1.1.2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稳定性面临考验

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占比逐渐提升。相比于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规模较小、输出电压功率较小且更接近用户侧,具有投资小、建设快、占地面积小等优势。截至年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达GW,其中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达GW,占比40%。

工商业光伏已经成为新增分布式光伏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光伏按安装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与户用分布式光伏。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GW,同比增长74.5%;其中工商业光伏新增25.86GW,同比增长.7%,占比达到51%。

配电网的接纳能力和消纳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分布式能源、储能、电动汽车、智能用电等大量交互式设备接入,导致电网潮流方向发生改变,电压分布、谐波等影响配电网电能质量,终端无序用电将会增大净负荷峰谷差,功率波动问题更加突出,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将受到影响。

工商业用户合理配置储能可提供就地消纳能力,缓解电网压力。分布式光储一体化是一种布置在用户侧的集能源生产消费为一体的能源供应方式,是现代能源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光伏配储能可在用户端构建小型微电网系统,在用户遭遇限电、断电、自然灾害等电力供给异常的情况下,可开启离网状态,保障负荷需求,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就地消纳能力,减缓电网供电压力,还可以抵消安装业主的电网购买电量,节省电费,备受投资者的青睐。

1.2企业角度:保证电力稳定供应为首要任务,经济性提升加强配储意愿

1.2.1工商业用电需求居高不下,“有序用电”政策引发用电焦虑

中国工业用电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需求仍占主要位置。-年中国工业用电量的复合增速为6%,保持稳定增长。从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情况来看,第二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其中全国工业用电量为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根据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分产业情况来看,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66%,其中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4.8%,占据主要份额。

“有序用电”政策催生工商业用户对备用电源的需求。“有序用电”指通过间歇或按时供电的方式,临时减少客户用电负荷的措施。年以来,多省发布限电文件,在有序用电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工商业企业承压,相关政策或引发工商业公户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9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