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车

从加法到乘法小米生态链找新爆品,做

发布时间:2023/3/30 19:07:21   
北京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dfal/

从亿到亿,从“散养”到“体系”。

访谈

邓咏怡邱晓芬

访谈

邓咏怡邱晓芬

自小米生态链成立以来,离不开的一个词是:爆品。

快速迭代、忠诚米粉、惊人销量是小米长久以来的标签。年开始,小米以“投资不控股”的方式,以每年数十个企业的速度,投资了一大批初创团队。除了资金之外,生态链甚至参与到团队早期的产品定义、市场定位、供应链打磨中。不少生态链企业凭借小米强大的势能迅速成长,赚取第一桶金。

“小小米”的崛起成为一个现象。紫米的充电宝上市不到一年,营收25亿元;99元的小米手环上市一年,华米营收就突破10亿;石头科技成立六年就走向上市,高峰时达到千亿市值……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米生态链就是智能硬件领域里的点金圣手。

这套体系在全球都难寻先例,小米生态链团队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套产品方法论。在年的官方传记《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中,小米披露了生态链的“高维打低维”、“”、“寻找蚂蚁市场”、“竹林文化”等多个原则,一时震动业界。

然而事易时迁,小米生态链在经历了最初陡峭的增长曲线后,到年已经进入爬坡期。现任小米生态链部总经理屈恒掌管生态链时,面临着生态链品类饱和、增长放缓、早期奔放的管理无法带动生态链快速奔跑的问题。小米标志性的统一ID设计、简洁的产品理念,也被越来越多厂商效仿。人们开始问:生态链怎么爆品变少了?生态链还能再出一个华米或石头吗?

和管理普通公司不同,雷军以“兄弟文化”与生态链公司相处,前任生态链负责人刘德则将生态链形容为“商帮”,一个以投资和合作维系的利益共同体。如果说刘德以闪电式速度将雷军“复制个小小米”的战略付诸实践,屈恒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这个生态更加有序、有机地成长。

在这几年中,生态链减少了对外发声,内部进行了一番调整和进化:重组效率、质量和项目团队,建立标准化立项流程、管理流程等等。屈恒告诉36氪,目前生态链已经可以让80%的产品保质保量地持续生长,另外20%的创新项目,则可以在没有损益表、没有天花板的情况下自由发展。

到现在,小米生态链已经逐步成长为一个拥有超过个SKU、年GMV超过亿的庞大生态。而为了在品类饱和、巨头林立的成熟市场中劈开一块天地,小米也开始深入到产业链上游寻找机会。

屈恒也回应了外界对小米生态链“爆品”的疑问。他表示,生态链经历过高速增长期,再到反思,后来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生态链内部对“爆品”的理解也在不断讨论更新。到今天,生态链中的“爆品”早已不止意味着大销量,背后包含的是小米始终坚持产品为本的决心,以及对“酷的”“好玩的”产品的追求。

生态链同时也在适应新的变化。小米的战略已从“手机+IoT”走到“手机xAIoT”,意味着生态链会和手机产生更为丰富多元的连接,在智能家居场景中发挥更大价值。小米造车故事方兴未艾,也有待生态链在其中大显身手。

屈恒在与36氪的访谈中,分享了生态链7年来的发展过程,与接手生态链以来的所思所想。

以下为36氪与屈恒的对话,经36氪编辑:

从不懂TS,到两百亿生态

36氪:生态链在年成立,你怎么描述最初的工作状态?

屈恒:一开始,其实比年更早的时候,雷总在对外介绍小米商业模式时,就觉得既然小米模式有先进性,那就有可能在更多垂直领域进行复制。所以他最早主导投了做耳机的万魔科技,还有做移动电源的紫米。再往后,雷总就让德哥(刘德)把这个当做新业务来做,然后开始组团队。早期团队里大部分都是小米相对早期的员工,比如我、刘新宇还是孙鹏,都是小米第一批员工,而且大部分是工程师背景,看产品是老本行,但没有任何人有正儿八经的投资经验。

我还记得当时第一次跟人出去谈,我们想要投他们,说要签TS(TermSheet,投资意向书)。当时德哥在下面问我们什么是TS,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所以最早我们在投资方面不是太专业的。

36氪:如果说你们早期不是那么“专业”,那为什么从结果看都还不错?

屈恒:一是小米商业模式的领先性,一群“不会投资”的工程师,能在创投领域取得成功,是对小米商业模式领先性最好的证明。

二是年那会,国内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落地、完善,国内投资环境很棒,资本东移,有大量的热钱。早期我们会帮被投公司做融资路演,我记得有一次路演是在东升科技园,我们只定向邀请了一些资本,但好多没有被邀请的资本也来了。9号机器人路演的时候,某著名投资机构投资部是坐在楼梯上听的,听完他们就决定投了。

还有一个例子,做空气净化器的智米,当时正处于国家下决心整治环境问题的初期,PPT放到第一页是从高空俯拍北京的大气——很多投资人就决定要投了,他们很多人长期生活在北京,马上就打动了,给的估值也高。页是

三是创业氛围特别好,有一大波互联网企以及传统行业的人出来创业,比如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当时在百度工作。云米创始人陈小平,就是从美的出来的。

当时我们投资,第一是看不看好这个行业,第二是秉承了雷总的投资理念,我们投公司其实是在投人,主要看跟团队能不能聊得来,是否能够接受小米这个模式。

36氪:年你接手管理生态链,是个什么契机?

屈恒:小米以前的架构是特别扁平化的,公司只有两个title,一个是合伙人,一个是工程师,所有决策都是合伙人做。早年效率特别高,但是当我们成为巨型企业以后,管理带宽明显是不够的,中层干部特别缺失。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接手德哥(刘德)的工作。

公司需要培养新人,所以就选择先把业务拆散。单单是生态链部门就拆出来了五个事业部,分给不同的人负责。以前生态链我们内部叫大生态链,由生态链、智能硬件、IoT、有品,还有笔记本五个部门组成。后来又逐步整合,最近的调整是将生态链、智能硬件和IoT合并到了一起。

36氪:你刚接手小米生态链、担任负责人时,当时生态链是什么情况?

屈恒:生态链成立后,年到年间是高速增长期,每年都是%增长。当时雷总和德哥就意识到,超高速增长是业务野蛮生长的必然,同时带来的一定会有各种隐患,换言之,生态链会初步到达补课的平台期。我记得生态链初期的时候德哥主持的“生态链减速会”也是当时的特色产物。在减速会上,我们就开始预演生态链会遇到什么瓶颈、命门是什么、如何持续保持生态链的先发优势等等。

到年我接手,所有企业估值加起来,差不多是两三百亿的规模。其实生态链发展已经度过了急速发展的阶段,真正来到了我们预想之中的平台期。有几个特点,第一是有些品类已经触顶了,比如说我们最成功的品类空气净化器,销售量已经是业内第一了,所以增速一定是放缓的。

第二是品类扩张几乎到了上限。当时几乎没有大赛道是我们不做的,可能有些小赛道,我们可能认为跟小米的打法或者不契合才没有做。

36氪:两三百亿已经是不小的规模了,小米是怎么管理生态链的?

屈恒:生态链早年追求沟通、执行效率,我们有几个大产品经理,包括我在内有5-6个大产品经理。每个人的权限其实是非常大的,我有权力决定投不投这个公司、做不做这个品类,品类间没有什么交集。

这在早年快速发展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样的做法会导致结果和个人风格强烈相关。运气好就是这个人投的全部都成,但我们也出现过失败的案例,比如说运动相机,当年做的时候,GoPro特别火,但国内当时其实不太有GoPro那种极限运动场景,大家能去跑个步就很强了,导致我们过早地启动了这个赛道,这可能是早期追求效率带来的一些错误预判。

重塑效率:从“散养”到体系化

36氪:很多投资机构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小米生态链不能继续搞“散养”模式吗?

屈恒:我接手那会小米生态链多亿的盘子,其实不太允许有特别大的闪失了,对成功率要求更高,所以需要我把生态链从一个松散的模式,变得更体系化、组织化,引入更多流程、制度、标准。

36氪:你是如何拆解当时面临的问题的?

屈恒:举个例子,生态链早期流量很大,现象级产品很多,比如移动电源、手环、耳机等等,但供应问题一直被吐槽。大家说我们永远缺货、甚至说我们永远耍耍,这反映的是“产供销”没有真正打通。

在销售端,原来我们跟销售配合不好的时候,可能销售下五千单,结果有万需求,但硬件产品要追单又是有时间的。比如说我们当时第一代99元的TWS耳机,当时山寨都做不到99元,但当时销售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新增市场,他跟我们卖29块的有线耳机比,觉得贵,不好卖。我们找到销售负责人,逼着人家咬牙下了个80万的单,后来这款耳机全球一个月的出货巅峰是万。

在供应链端,你能力弱,就预估不到类似芯片短缺需要备货这种事情。

36氪:具体怎么解决呢?

屈恒:年时我们以提高效率、解决供应为核心,重组了我们的供应链、质量和项目团队。

以前我们做产品将“偏执”当当做致追求,这也有问题。例如我们有个圆柱形的台灯,完全直上直下的圆柱形,脱膜很容易划伤,成品率很低。之前是做几十版,做不好就不发,差点让很多项目黄掉。石头当年跟我们做第一代扫地机差点做黄了,我们发的第一代其实已经不是他研发的第一代了,差不多都是他的第2.5代。我们后来立了很多规则,以项目为核心,确定谁对项目时间负责、谁对交付负责、谁对质量负责。

36氪:调架构、调规则中间,有没有什么阻力?

屈恒:一是项目团队的重组。最早他们类似产品经理的助理,后来让项目组要为最终交付时间负责、有更多权力,所以需要人员专业度更强。

另一个是质量团队。我们之前管得过细,生态链公司容易认为这个是小米管,他就不管了。但是我们那么多品类,但才多人,如果按这种方法,人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改变思路,从直接下场,重点放在定标准、做验收、做好奖惩机制,让生态类公司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他们要比我们更紧张,这能管理好。

36氪:这都是生态链内部的调整对吧。外部有阻力吗?

屈恒:跟我们最密切相关的是销售部门,如果销售部门不认可,很多东西没法推。而且大家都是平行部门。所以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去做拉通。

当时我们天天跟销售吵架,产品经理跟我抱怨,销售老大也跟我抱怨,后来我们干脆每周开一次会。会上我和销售负责人都在,所有下面吵完没有办法决策的事,各自说说由,当场决策。然后有一次开会,我问有什么要会上决策的吗?大家都互相看看,说没有。我突然就觉得今后可能就没有必要开了,“产供销”拉通了。

新爆品方法论

36氪:经过头几年的爆发期后,小米生态链的“爆品”是不是也遭遇了瓶颈?

屈恒:年,生态链没有出太多所谓的爆品,那会我们内部批评声音也比较大。爆品问题我们内部已经讨论无数次了,不聚焦肯定是一个原因。早年我们几乎做了所有品类,但很多东西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做它对小米的意义是什么?

然后我们把品类重新梳理了一遍,得出结论,一定要做的东西包括几个:一是和手机主业相关的,比如充电宝、可穿戴设备;二是围绕全屋智能的,它对小米IoT布局是有帮助的;第三就是酷玩类的,比如最近出的小米机器狗“铁蛋”,算一下研发费,的定价肯定不赚钱,但很酷,是小米DNA中与生俱来的产品,代表了小米对技术的追求;我们还有一些品类具有一定利润空间,能够帮助渠道搭建更完善的混合流速模型。从年底到年初,我们基于这个逻辑把所有SKU盘了一遍,从多个砍到了多个。

36氪:砍那么多,对你们还有生态链企业生存状况影响大吗?

屈恒:后来我们发现,砍了这么多SKU,对我们大盘的影响只有不到5%。这么多年,如果生态链企业一直做的是那么小的品类,他们基本很难长大。很多生态链公司砍掉这些品类,也都松了一口气。

36氪:现在有声音觉得小米生态链出不了爆品,增长慢,你们怎么看?

屈恒:对于“出不了爆品”这个较为笼统的观点,我个人是不认可的。

首先,我们对于爆品的定义不是伪需求的现象级产品,而是专注用户真实需求的可迭代产品,这样的爆品逻辑让小米的产品不仅爆得快,也能够爆得持久。用户的感知就是小米手环、移动电源、空气净化器、平衡车、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常年霸占各自品类销量销额冠军。举个我们刚刚达成的成就:电饭煲、热水壶这两个品类总销量都突破了0万只。

其次,爆品是要经得起不同市场的检验的。举个例子,我们的扫地机器人在海外市场销售年增速超过%,空气净化器海外销量稳步提升基本与国内持平,滑板车海外总销量更是数倍于国内市场。之前国内的爆款产品正在多个海外市场逐渐引爆。

另外,早期生态链通过爆款产品打开大赛道后,我们也在多个赛道中自生长出更多的爆品。例如在智能摄像头做到安防品类第一后,智能门锁也顺势成长为销冠;用小米手环成功打开可穿戴市场后,我们也在TWS真无线耳机领域做到了全球第二。

36氪:大家总在期待小米能创造一些新东西。

屈恒:是的,我特别理解大家的期待,我个人也是个米粉,很能理解米粉朋友希望我们不仅能够持续创造出爆品,还希望我们能够推出更多超预期的新品类爆品。所以我们上半年花了很多精力讨论如何持续孵化新爆品。

36氪:那你们现在如何定义爆品?

屈恒:小米内部其实也有过激烈的辩论,究竟什么是“爆品”。在以前,我们对爆品的理解,很多时候是从市占率、销售情况来定义。现在雷总对我们要求更高了,他希望我们做“新爆品”,希望能持续有一些新品类的探索。

这种探索可能是相对比较难的,从深层次来看,我的理解是,对流量的要求更高了。这个流量是全方位的,能够增加品牌沟通机会;渠道引流;促进销售等等。

36氪:相比最开始到处都是蓝海,现在做新爆品难度是不是更高了?

屈恒:确实,但我也有信心,以现在的组织能力,生态链会迅速度过这一段平台期。

36氪:做爆品存在方法论吗?

屈恒:当然。保持一定的比例项目去尝试,一定能够算出来的。现在我们把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较为常规的产品,我们效率上的改革更多是针对这部分产品,占80%;另一类是创新产品,占20%。

对于80%的项目,我们会严格按照流程来进行,每一个项目做都是一笔投资,都要算回报率的,我对这部分项目失败的容忍率是很低的。而现象级爆品或者创新产品,我们可以没有损益表、没有销量预估,方便我们赋予其全方位的流量属性。

36氪:决定一个品类做还是不做,你们更多靠直觉,还是什么?

屈恒:无论是20%的项目还是80%的项目,前期要准备的东西是一样的,市场数据、用户画像、竞品分析……都要有。拍脑袋也是基于数据来拍的。

但核心是看用户需求。很多品类行业之前并没有做得很好,只看别人怎么做,你很可能做出来的是一样的东西。我们更多看竞品的吐槽点是什么,有哪些用户需求是没有解决好的,那个可能是我们的突破点。

36氪:如今这个时点在再求“爆品”,你们的投资策略会有什么变化?

屈恒:早年我们投的大部分是初创企业,大部分都是属于新兴品类。但是现在品类饱和了,随着我们越来越多进入成熟行业,创业公司的优势会不那么大,所以我们现在会深入到厂端和行业上游,直接选择投龙头企业。

比如我们去年立项做空气炸锅,先盘了一圈内部资源,发现各家生态链公司都不能算擅长,因为空气炸锅涉及到种五金零件,又涉及到气对底盘的加热、风的控制等等,是厨电品类里综合技术能力较高的品类。然后我们发现全球的空气炸锅里,几乎你听说过的品牌都有慈溪一家工厂的影子,我们通过投资的方式让工厂加加入到态链,从投资到落地,第一款产品出来用了不到一年,在此期间,我们也完成了对这个品类技术的迅速积累,现在我们的空气炸锅也是一个爆款。

36氪:感觉你们没有切品牌最大的企业,而是制造能力最强的。

屈恒:对,家电行业到最后都是拼创新和整体效率。如果没有生产作为基础,无论运营、产品定义再怎么牛,可能做都做不出来。当你进入的不是蚂蚁市场,而是直面行业龙头时,必须得从生产制造开始,遵循传统行业的规则才有可能超越。

举个例子,直流电风扇是我们第一个从工厂端布局的品类。以前直流电风扇块钱,还是太贵了,所以我们研究了很久,从核心的风机、再到注塑、零部件,我们合作的生态链公司星月电器重新投产线,甚至在工厂旁边建了注塑车间——电风扇1/3的成本是注塑件,这能把注塑成本降低10%——最后首次把价格打到块以内。这也是个爆品,不仅让我们一举占领了高端电风扇品类,也拓宽了原来较为沉寂的风扇市场,提升了整个市场的产品平均客单价。这让我们看到了超越龙头的希望。

反映在投资上,现在生态链也在对很多核心元器件布局,比如芯片、电机、发热材料等等。

与生态链企业之间

36氪:小米怎么看待和生态链公司的关系?

屈恒:这个话题无论是外界或内部都有很多误解。甚至内部都有很多人认为生态链是我们的子公司,经常有人跟我说,那个公司怎么怎么了,你们赶紧去管管他。

小米跟生态链企业是合作关系,特殊在我们还有股权关系。但这并不是直接上下级,并不是子公司和母公司,生态链企业是独立的商业体。

36氪:小米占股会控制在什么范围?

屈恒:“投资不控股,帮忙不添乱”是我们的投资理念。

我们早年犯过一些错误,比如投某家公司的时候给了他几千万,但公司估值又特别低,不小心占了很大的比例,但你会发现整个团队的氛围是有问题的,创业公司变成了打工心态,并不是真正的创业。所以后来我们通过调整,让这些生态链公司每次挣了钱回购,我们慢慢地把比例降到20多个点。

我们的通常做法是,如果看准了是大赛道,才会投资占比超过20%,很多时候我们就投5%,我们更多是让大家有绑定的心态。

36氪:生态链企业走向上市,他们和小米的关系是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1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