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机车 >> 电机车资源 >> 正泰电器研究报告分布式光伏领域先发优势明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申建国,张志邦,陈莉)
一、低压电器、分布式光伏双主业并行发展
正泰集团成立于年,前身是乐清县求精开关厂,凭借5万元、50平米、8名员工进入低压元器件产业。年,集团经过整合与股份制改造,成立正泰电器,主要产品包括终端电器、配电电器、控制电器等低压电器。年1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以低压电器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公司已累计三十余年低压电器行业的从业经验,是国内最大的低压电器企业之一。
年,正泰集团进入光伏产业,成立正泰太阳能。年,正泰电器收购正泰新能源%股权,将光伏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正泰新能源主要从事光伏组件的生产和销售,光伏电站、储能、配网售电等业务。
公司业绩多年来稳定增长。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3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母净利润为64.27亿元,同比增长70.85%。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1亿元,同比增长23.25%,归母净利润为27.79亿元,同比下降8.84%,主要受到低压电器原材料涨价的影响。
1.1主营业务分析
低压电器、光伏为公司主要业务,合计占比97%。从业务结构上看,H1低压电器、光伏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5%、32%。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水平分别为28%、12%,历年表现较为稳定。其中,低压电器毛利率稍高,约29%;而光伏板块内部差异大,-年电站运营业务的毛利率高达50%以上,而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伏电站工程承包在8%-20%之间。
1.2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稳定。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正泰集团,直接持有41.16%的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南存辉,直接持有3.45%的股权,并通过正泰集团和正泰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股。
回购彰显发展信心,员工持股增强共同利益。年11月4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回购议案,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82.08元/股,回购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全部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截至年3月11日,公司已回购万股,约占公司总股份0.94%。(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分布式光伏空间广阔,多重催化加速成长
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29.3GW,表现亮眼。由于部分原材料供不应求,年光伏组件价格高企,据PVInfoLink统计数据,年初mm单晶组件价格约1.7元/W,10月一度涨超2元/W,年底约1.88元/W。在光伏项目收益率承压的背景下,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9GW,同比增长13.9%。其中,分布式光伏贡献29.3GW,同比增长88.7%,约占53%,首次年新增装机超过集中式。-年,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在总量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从23%上升至35%。
分布式光伏具有收益率高、可开发资源多、就地消纳等优势。当集中式光伏向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推进时,分布式光伏由于单体容量小,具有选址灵活、建设门槛低的优势,安装在人口密集地区的屋顶、车棚上,可以直接与电力消费场景联系起来,有效补充用电需求。另外,与分布式光伏相比,集中式光伏在升压设备、线路、土地、路条等方面费用更高,导致其单位发电功率的投资成本更高。
2.1“整县推进”打开屋顶分布式光伏市场需求
年6月2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整县推进”)。通知指出,申报试点的县(市、区)应具有比较丰富的屋顶资源,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不低于40%,工商业厂房屋顶不利于30%,农村居民屋顶不低于20%,强调接入电网时“应接尽接”、设计方案时“宜建尽建”。
年9月14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整县推进”试点名单,共报送个县(市、区),约占全国数量的24%。通知指出,年底前,试点地区各类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的比例均达到上述要求的,列为“整县推进”示范县。
历经半年,“整县推进”初见规模。据国家能源局不完全统计,年全国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累计备案容量46.23GW,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和浙江;累计并网容量17.78GW,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和广东。年初至今,据光伏們统计,公开信息显示已经有约1.7GW的“整县推进”项目陆续开工。
2.2国补退坡,地方补贴持续助力
年起,中央财政不再补贴新备案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实行平价上网;而年起,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将告别国补。回顾国补历史,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发挥价格杠杆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给予分布式光伏0.42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补贴;之后,国补经历了五轮下调,最终伴随着产业链成熟,光伏发电进入“平价时代”。
但是,考虑到分布式光伏对于能源转型的重要性,以及光伏平价的缓冲期,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针对性补贴,具体补贴形式包括按照发电量、装机容量或投资金额。以北京为例,其市级补贴分别针对工商业及户用光伏、公共建筑及BIPV分别设置0.3元/千瓦时和0.4元/千瓦时的补贴,同时北京市西城区针对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给予总投资额30%的补助。
2.3工商业光伏:受益于企业排碳成本上升
全球范围内,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鼓励节能降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成为主流,为了推动产业优胜劣汰,制造企业面临的排碳成本上升。
从国内来看:年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文件指出,要加强高耗能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的刚性约束,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耗能企业电力消费中绿色电力最低占比,明确了用电端对可再生能源的刚性基础需求。另外,年10月11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中指出,在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在20%的范围内浮动的基础上,高耗能企业不受该幅度限制,由此扩大了高耗能企业电力成本波动的范围。在此类政策推动下,部分工商业企业选择在厂房屋顶、园区空地上安装分布式光伏,通过自建绿色电厂来控制成本。
从国外来看:碳定价机制由来已久,主要包括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20世纪90年代初,芬兰、挪威、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就开始征收碳税。截至年5月,世界上已经实施的碳定价机制共计64种,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21%,其中35项是碳税制度,涉及全球27个国家。碳定价机制不仅在特定地区、行业内适用,并将通过商品贸易、税收等形式对更大范围内参与者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年7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立法草案,要求部分高碳行业的进口产品以向欧盟购买配额证书的方式支付自身碳排放费用,从而达到防止碳泄露和保护本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欧盟是中国第二大的贸易伙伴,此举将对我国制造企业出口造成重要影响,在新的评判标准下,企业需重新审视自身的碳排放强度和产品竞争力。根据法案附录中提及的碳量核算方式,除了生产过程中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间接碳排放来自外购的电、热、蒸汽等,与生产地的能源结构相关,因此地方政府也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