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机车 >> 电机车发展 >> 直播纪要对话崔东树解读4月电动车增速
特邀嘉宾: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
摘要:
1、4月电动车的下滑趋势不会继续延续
同比的角度来看,4月传统燃油车销量下降了48%,而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了78%;而环比的角度来看,4月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了33%,新能源车销量下滑了36%,两者都出现了剧烈的环比下滑。这种环比下滑是由于4月整个生产及消费环境突变带来的暂时性干扰,并不属于趋势性的问题。
4月份的下降是属于探底的行为,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各方面的有力的推动,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也开始进入一个正常的恢复生产状态,从4月下旬实际上新的启动潮已经顺利开展,到5月初已经达到相对比较顺畅的程度,所以5月份实际上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障,5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肯定相比4月份要出现环比暴增的一个情况。
、今年汽车缺芯问题依旧存在
相比起去年马来西亚的疫情导致了芯片封装线的全面停产,导致出现了急剧缺芯的情况,今年芯片由于高端手机芯片的需求随着手机销量的下滑导致了手机芯片的需求下滑,同时高性能计算芯片也出现了需求低迷的情况,使得整体芯片情况相比起去年有一定的缓解。
但是由于汽车芯片跟其他的消费电子芯片是不同的,它对品质要求和对一些特殊指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汽车芯片目前来看还是相对比较紧缺的,尤其是跟自动驾驶以及域控制器相关的芯片都是比较缺的,包括大灯的控制器,自动驾驶仪的控制器,车身控制器等这些的芯片实际上都是相对比较紧张的。所以客观来说汽车芯片的短缺与零部件的短缺依旧还是比较严重的一个情况。
3、原材料价格大涨和汽车涨价引起的影响不大
今年的资源价格出现爆发式上涨,其中碳酸锂的价格目前达到47万/吨左右的水平,比去年增长了%,而像锂辉石的价格也增长了%;同时,车企端也在今年1月份跟3月份出现了两轮价格上涨的情况。整体来看,新能源车的确遭遇了严重的资源高价格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新能源车面临着成本大幅上涨的成本压力。
但是,这都是车市暂时的一个现象,这种现象是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果,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处于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相比起处于降价态势的传统车企,目前选择涨价的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订单依旧需要排到三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甚至在涨价过程中会形成涨价之前大量订单抢定的一个情况。
因此原材料价格大涨和汽车涨价对车市的影响相对还是比较小的,首先,消费者是买涨不买跌;其次,消费者对电动车有一个刚性的需求;最后,消费者对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口碑的传播,持续推动了电动车的认可度的提升。
4、相比欧洲,我国依旧是全球最好的电动车市场
今年,我国新能源车跟传统燃油车在世界的地位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目前我国传统燃油车世界地位已经达到了世界33%的水平,而新能源其次在世界份额更是高达59%,表现持续走强。背后原因在于我国的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足够强,市场化的程度也高,消费者接受中国新能源车的产品,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具体来看,我国的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整车设计都有巨大的优势,尤其是在特斯拉进入中国,带动了中国与世界最新技术的接轨,进一步加强了我国整个新能源车的产业链的世界竞争力,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口东南亚、欧洲等全球各个地区并获得不错的表现。而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在今年实际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他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如中国的产业链那么完善,同时从去年到现在还面临着缺芯的困扰,能源问题等不利影响,所以导致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承受一些运营压力,欧洲目前的消费节奏和生产供给也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5、电动车竞争格局尚未稳定,新入者仍有机会
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技术、资源的变化,行业趋势的把握,以及自身的技术资源调配和主攻方向的选择,对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较为成功的蔚来、小鹏、理想等企业就是在过去几年,针对我国中高端的消费群体对电动车的认可度较高,消费能力相对较强进行布局,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突破。
而未来,电动车必然会是主流的消费趋势,而电动车产品结构有望从目前的高低两端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的结构,逐步的向一个中间市场发展的趋势做转型,高端市场的这种占比的高份额将逐步呈现缩减的态势。同时,电动车的高技术和高成本的发展趋势也将是高技术简单化,然后形成一个由产品集成带来的综合性的低成本,使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低成本的优势。
所以,电动车正逐步形成一个替代燃油车出行的移动空间的趋势,而这个趋势的发展潜力是极其巨大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进入者肯定还是有机会,而且机会是很大的。
正文
见智研究:
今天我们的话题将会对4月份电动车销量下滑情况进行解读,也会对二季度以及全年的情况进行展望。
4月份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出现了销量增速下滑:整体乘用车销量是.万辆,同比下滑35.5%,环比下滑34%,同比、环比增速均是单月历史最低值;产量为96.9万辆,同比下滑41.1%,环比下滑46.8%;可见产销两端压力都较大。
新能源车方面,4月零售销量为8.万辆,虽同比增长78.4%,但环比却也出现了较大幅度、36.5%的下滑;相比起3月有高达13家新能源车企的电动车销量突破万辆,4月新能源车销量能过万的车企仅剩下4家,且此前销量稳定过万的造车新势力全面出现销量腰斩的现象。
为何电动车、燃油车在4月销量均出现滑铁卢?零部件厂商和整车企业受疫情影响有多大?电动车下滑趋势是否会持续?我们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业内非常资深专业的重量级专家,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崔老师来为我们做详细解读和交流。
首先请教崔老师,4月份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环比下滑,这背后的原因是?
崔东树:
我们看4月份乘用车市场,尤其新能源车市场的变化实际上关键是要看环比,而不是看同比。因为同比来看的话4月传统燃油车销量是下降了48%,而新能源车销量是增长了78%;但看环比的话,4月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了33%,新能源车销量下滑了36%,两者都出现了剧烈的环比下滑;这种环比下滑我们认为是由于4月整个生产及消费环境突变带来的暂时性干扰,并不属于趋势性的问题。上海地区受到疫情影响相对大一点,所以造成了生产的暂时中断,导致各个生产环节都出现了暂停。
上海是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核心供应基地,在整个产业链的集中度及地位是极高的,也是进口的核心基地。上海受到了疫情的直接影响,同时次生性的影响也比较大;上海与长春疫情对于车市的直接影响大概占0%左右,而次生性的影响也要占到0%以上。
上海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相对较高端,有像特斯拉等一些优秀企业,周边新势力车企也较多,因此疫情对新能源车带来的影响比传统燃油车影响更大些,所以环比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一些。
见智研究:
环比下滑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