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机车 >> 电机车优势 >> 氢燃料电池卡车来袭,主流氢燃料物流牵引
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是台和台,已完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到年实现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其中新能源卡车及专用车产量达到多台,全部为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如中通厢式运输车及申龙冷藏保温车等,相比已商业化推广的物流车,牵引车和环卫车市场上东风、解放、福龙马也分别布局了氢燃料电池车型,下面按细分市场来盘点主流车企的氢燃料卡车产品布局。
引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物流车-方兴未艾
截止到目前,已有包括东风、申龙、中通、福田、解放等15家车企进入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市场,产品绝大部分集中在7.5至9吨,12吨及以上产品仅有东风及上汽大通有极少量车型,产品涵盖了厢式运输车、冷藏车、邮政车、保温车,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大的燃料电池物流车主要以轻中型的中通、申龙品牌为主,所采用的都是东风氢燃料电池二类底盘。
东风是最早进入氢燃料电池卡车市场的车企,在其原有的开普特K7和N基础上开发了氢燃料电池车型,同时其布局的车型与合作的燃料电池厂家也最多,车型包括了厢式运输车和冷藏车,产品涵盖7.5吨至12吨,燃料电池系统匹配了亿华通、爱德曼、国鸿氢能等10家供应厂家,燃料电池功率涵盖30kw至60kw。早在年就在上海销售了台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供“氢车熟路”在上海地区实现商业化运营,近两年东风整车销售减少,转变为主要为中通、申龙等车企提供二类底盘。
中通布局了厢式运输车和保温车,产品涵盖8吨至9吨,燃料电池功率涵盖了30kw至51kw,燃料电池厂家包括了亿华通、上海重塑、上海电驱动等7家企业,车型中销量最大的是总质量kg的厢式运输车,相比于燃油车,因整车需要增加储氢罐(挤占货厢空间)等附件,总质量和整车长度相对于燃油车略有增加,整车长度达到了mm,货厢容积达到了20方,但相较于同平台燃油车仍小5方左右,动力方面匹配了上海汽车电驱动的额定60kw峰值kw电机,燃料电池系统匹配了上海重塑的额定32kw峰值32.8kw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选用了盟固利26.63kwh电量电池,在3个L的储氢罐的加持下公告续航里程可以达到km,完全可以满足一天的市内及周边的物流配送任务,相较于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方面优势明显,年在深圳销售了台氢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
申龙与中通布局重合,也布局了厢式运输车和保温车,产品涵盖8吨至9吨,燃料电池功率涵盖了32kw至60kw,匹配的燃料电池厂家包括了亿华通、上海重塑等5家电池厂商产品,主销产品是9吨燃料电池保温车,车长mm,货厢容积也达到了20方量,匹配了上海重塑的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达到40kw,产品参数性能与中通相似。
中通氢燃料厢式运输车申龙氢燃料保温车其他车企飞驰、上汽大通、福田等也少量布局了产品,但市场销量较小,上汽大通是除东风外唯一在12吨以上布局物流车的车企,其分别布局了12吨和18吨的厢式运输车,燃料电池系统匹配了上海捷氢的额定功率83.5kw的燃料电池,功率是目前物流车中最大的,动力电池也是匹配的上海捷氢的35kwh和90kwh,货厢容积分别可达21.7方和30方
上汽大通12吨氢燃料厢式运输车上汽大通18吨氢燃料厢式运输车从各车企布局的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的车型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总质量7.5吨至9吨,与纯电动物流车主流的总质量4.5吨相比略有差异,但从运营车辆的使用用途上看有较大的重合,基本都以市内的物流配送为主,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加氢时间短、续航里程长、运营效率高的优势未完全发挥出来。一方面是加氢站数量较少,运营线路需要考虑加氢站位置,运行里程和效率受限,另一方面是现阶段燃料电池电堆功率较小,无法满足更大吨位的中长途物流车的需求,技术水平和加氢站等设施配套仍是现阶段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的瓶颈。
牵引车-未来可期
氢燃料电池牵引车方面各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536.html